首页 > 电商资讯 > 各怀心思的丰鸟,还要打几次数据战
2017
06-04

各怀心思的丰鸟,还要打几次数据战

6月1日,顺丰菜鸟互相指责对方掐断数据接口。6月3日,通过国家邮政局的调停,双方旋即握手言和,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两大快递巨头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仅用了三天时间,上一秒是敌人,下一秒就是朋友,简直就是双方过了儿童节之后智商也变回儿童。然而,下一次,他们的数据大战还会如童稚般对决吗?

截至6月5日收盘,顺丰控股报收每股54.55元,上涨2.36%。相比6月1日时的53.98元,顺丰控股股价小幅上涨1%。而当天淘宝物流也恢复了顺丰的物流信息查询,撕逼大战偃旗息鼓。

可是,丰鸟大战后的平静却难以让人心安,双方在物流领域的野心昭然若揭,数年积累的恩怨,未完的对决,下次会是什么时候。

日处理九万亿条数据撑起菜鸟物流野心

菜鸟自己总是对外宣扬,他们是菜鸟网络,而不是菜鸟物流。“菜鸟网络是一个以数据驱动快递企业策划协同的物流平台。它并不是一家物流公司,而是一个专注物流领域的数据平台。”这正是菜鸟的物流领域的野心,马云的野心,阿里系的野心。

201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共同宣布启动“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项目,合作各方共同组建了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菜鸟网络计划首期投资人民币1000亿元,希望在5-8年的时间,努力打造遍布全国的开放式、社会化物流基础设施,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年度约10万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网络。目标是“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

这个智能骨干网络下,菜鸟着力营织了五张网络,分别是提升快递整个网络运营效率和成本的快递网络、为商家提供端到端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仓配网络、解决最后一公里派送的末端网络、村级网络、针对全球大型B2C的配送供应链网络。

菜鸟网络构建的体系中,上游是商业,下游是物流,上游商业包含了阿里系淘宝、天猫的商家,这也是物流企业依赖菜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失去上游商家资源,就会影响到物流企业的成本和效率。

菜鸟总裁万霖表示,“通过与合作伙伴连接,我们每天处理的数据量达九万亿条,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物流数据库。”到目前为止,平台上81%的包裹都使用了电子面单,手写面单成为了历史。

阿里方面反复强调的一点是――不做自建物流。其核心目标是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等各类企业提供平台服务而不是自建物流或者成为物流公司。可是有心人还是点明,如果阿里的这张网撒下去,捞起来的不仅仅是用户,还有各类入网的快递公司!

顺丰对战阿里或痛失客户,运营成本承压

王卫曾喊下口号,打造物流领域的“百货公司”。

信奉佛教的王卫,满屋佛像,又南征北战。相继将国内速递、国际快递、仓储、航空公司、零售、金融、大数据战略等,悉数纳入战略版图内的王卫,被动选择了上市。在对快递行业至关重要的数据面前,又同样在物流领域有着巨大的野心,王卫如何肯向菜鸟低头,即便是预料将为这场战火付出昂贵的代价,股价下跌,市值蒸发。在顺丰和菜鸟开撕后第二天,顺丰股价应声下跌,跌幅1.28%,一日内市值缩水28.54亿元。

顺丰差不多有20%的订单来自阿里系,主要是家电、3C的高端卖家。如果没有国家邮政局及时出面调停,双方一直僵持下去,顺丰就会损失掉阿里系客源,在没有大客源补充进来的前提下,会导致运营成本提高。淘宝卖家发顺丰快递后,因为淘宝系统跟踪不到物流信息,所以无法判断商家是否发货,卖家坚持用顺丰发货的话,有可能面临货发出去了,却收不到钱的风险。

虽然菜鸟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自己不跟物流企业抢生意,而是帮助物流行业提高效率,把蛋糕做大。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菜鸟商业模式打压了快递公司的盈利空间。传统快递的盈利方式是按照运力匹配差价来盈利,做得好的企业可以拿到有竞争力的增值服务,而菜鸟的商业价值是物流对菜鸟依赖程度,降低上游商家产生的物流成本。通过依附的关系,降低物流费用为前提,就如刘强东所言,菜鸟是在吸快递的血,这一定程度上是对快递本身发展的打压。

和其他的快递公司相比,顺丰的业态要丰富很多,王卫的野心也不限于物流。从业务上看,顺丰涉及运输、仓储、电商、O2O、冷链物流等层面。国内冷链物流还处于早期布局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顺丰这样做无形中给自己树立了敌人。以菜鸟于6月1日在茂名市开设全国首个生鲜原产地发货基地来说,阿里除了会通过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帮助顺丰的竞争对手,使这些企业和顺丰在一些细分的领域产生竞争以外,很可能自己也会直接介入战场,抢占核心资源。

“维护安全” 幌子下的数据大战

在国家邮政局的调停下,菜鸟和顺丰的战火来得快灭得也快,但这并不意味着快递行业的长治久安。实际上,双方引起的快递行业战火或许只是根导火索,真正的战争也许才刚刚开始。

菜鸟童文红曾公开表示,新零售时代,订单、商品都会越来越数字化,企业如果死守自己的全部数据、系统,而不是去包容整个大数据环境,很可能会形成数据孤岛。“数据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们,数据属于商家和消费者,让商家更有效率,让消费者更有确定性的服务。”

而这次大战的本质正是数据之争,而非商业上的客户争夺。双方虽然暂时休战,但关于数据合作的问题仍悬而未决。6月3日菜鸟网络表示,未来一个月,公司将和顺丰继续就快递柜数据安全问题进行谈判。在业内人士看来,用户数据安全更像是个幌子,在保护用户权益的大旗背后,是获取更多数据的野心。

此前,人们对快递行业的印象还停留在暴力分拣、爆仓,快递业也并没有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互联网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用户划项,根据用户不同的标签推送精准的服务,补全用户真实姓名、住址等信息后,用户划项会更加精准。

从表象来看,顺丰和菜鸟纷纷指控对方的提取权限超出了使用范围。背后真正的矛盾其实是,双方的数据合作没有达成统一。对于BAT级别的公司来说,算法、计算能力集群都不是问题,唯一的门槛在于数据。其实,车企和互联网公司之间因数据之争导致合作破裂的故事早在2014年就上演过了,只不过没有闹得满城风雨。

2014年,苹果和谷歌分别发布了车载操作系统CarPlay和Android Auto,外媒用两只刺猬相拥来比喻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合作。同年,百度和宝马曾经达成战略合作,涉及驾驶策略、高精度地图、配套基础设施等内容。2016年两家合作终止,对外公开的原因是双方存在“无法调和的分歧。”而这里无法调和的分歧正是关于核心数据的交换。

用户数据成为‘互撕’筹码

很多用户眼里,作为国内快递行业领先企业,顺丰无论从运输速度、安全保障还是服务态度都比较出色。因此,在购买贵重的数码设备时,往往会特别要求商家使用顺丰邮寄快件。

然而身处“互撕”漩涡中的用户却五味杂陈。一方面原本简单方便的查询快件状态变得如此繁琐给用户带来不便,另一方面感觉自己偶然参与到了两个巨头的商战中还挺有趣的。但话说回来,如今两家的服务让用户都难以舍弃,互撕无论对他们双方还是用户都是不利的。顺丰与菜鸟争夺的是普通用户的数据,在互相“撕逼”中,这两家公司都信誓旦旦地说会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并指责对方的数据保护,以此来宣示主权和保护权,但作为数据主人的普通用户自身,却只能干看着自己的数据成为两家公司“互撕”的筹码,不能有任何作为。

竞争核心还是最后一公里的数据

在物流与供应链专家黄刚看来,一切数据源于用户,而两家因为对信息的所谓保护打起来了。这也许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的竞争:在用户还在购买和消费的时候,数据被后台抓取,后台几个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打起来了。

黄刚认为,未来的商业最重要的价值就是最后一公里的数据,物流数据仅仅是其一,因为这些数据仅仅是客户地址和联系方式信息,而用户的画像数据,用户未来的潜在需求的预测,这是商业竞争核心,阿里、京东都在竞争布局,只不过阿里布的局非常狠。

“菜鸟之所以重视顺丰的数据,是因为顺丰服务的是中高端用户,虽然顺丰在菜鸟的流量非常少,但要记住,手机、服装等高附加值的品牌,大部分走的都是顺丰,这些是知名品牌方,这些数据的价值,远远比‘三通一达’那些小客户的价值意义重大。”黄刚表示。

黄刚认为,“新零售时代的需求不是单一的物流运营,是基于大数据驱动下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三通一达”所负责的是运营末端的支撑,不会有深度的供应链战略,但是顺丰具有供应链的基因,如果在菜鸟系里树立一个标杆,让大家跟着学,最好的借力就是顺丰,如果顺丰都融入菜鸟了,对于其他快递来说,自然就顺服了。可惜顺丰未必听菜鸟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两者的较量。

类似的观点也出现在市场上,“三通一达”未来可能会受制于菜鸟,沦落为简单运力。某家快递公司负责人担忧称,“未来接入菜鸟的隐私面单系统后,信息的打码和解码都掌握在菜鸟手中,这不就是纯跑腿了嘛,未来一旦跟菜鸟有矛盾,菜鸟不给我们信息怎么办?”

掌控大数据,布局供应链是未来物流行业不仅仅当“跑腿小弟”的关键筹码。未来,“三通一达”很可能不会“死于”同顺丰的竞争,但有可能沦为菜鸟的“附庸”。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这才刚开始呢!



最后编辑:
作者:vicken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