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营目的是信息传播,最终目的是精准到达,中间承担重要角色的是引爆点,老生常谈,不新鲜。说精准到达,精准到达首先要明确自己想到达的对象,确定进入该圈层的引爆点。找草根账号转发谈不上精准,最多算大范围覆盖。如今把精准做好的人没有能离开技术的,所以我们换个思路,钱花对地方。
2、每个人都纠结过运营模式和思路,抓破脑袋想三天,请教各路神仙也没得到什么结论。陷入迷茫,觉得微博不行了,活跃性下降了,接着别人一个案例抽到自己脸上,生疼。最开始就跑偏跑到哪也是偏,好好想想究竟什么是自己该搞清楚的,哪个微博是谁做的真和你没一毛钱关系,爷们也特么爱八卦。
3、写一条日常微博内容不易,整理要说什么事,揣摩用什么语气,怎样植入关键词,通过语气和单词的变化往网络语言方向调整,然后再配一张形象化文字的图,最后才能整理出一条看上去有趣、读起来有味儿的微博。这玩意儿可真不简单,一个小时搞定一条就挺好了。一条反复斟酌的微博有感情,真的。
4、行业最开始就有人说蓝V微博要配图,配图成了不成文的准则。怎样配?图片来源来看,伤不起的百度和用不起的华盖就算了;图片尺寸这些基础要素必然遵守,440*x;不同调性内容都有一个素材源,很可能在墙外;搜图都会,搜到合适的不简单,最佳办法就是不停的换关键词,如杜老师-忽悠-骗子。
5、互动一词在各大论坛沙龙上被喊的很响,回归词语本身,什么是互动?微博内回复和微博外关键字搜索回复等解释被叫做互动云云,觉得这叫客服更合适,聊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互动。仔细想,互动是先把用户情绪调动起来再和他共同创造的过程。xx互动公司所想传达的也是创意互动的意思,不是客服。
6、一个官微从其基础属性上都有所对应的几个圈层,所属行业圈层,目标用户圈层,行业意见领袖圈层。从延伸属性看有品牌潜在用户圈层,品牌传播用户圈层,案例公关圈层。如关注mini的不只是有mini的,还有大批非常喜欢的mini的;关注碧浪的大批是奔着浪姐来的,而不全是洗衣粉。所谓粉丝分层。
7、成功借势节日和热点进行的品牌信息传播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一个节日或热点所含有的元素关键词就那些,一个官微的核心关键词也就那几个,二者或许有交集,交集部分就是创意植入点,当然最终能不能引爆还得回归到平时运营的怎样,我们的创意引不爆的原因大抵如此。
8、这个行业本来就是个苦逼活,表面光鲜的大有人在,在外张嘴闭嘴社会化的也得老实写内容,只不过更多的人是连表面光鲜都做不到。一个案例拯救一个行业,一个案例也毁掉一个行业,轰轰烈烈失真,平平淡淡珍贵,带着光环走的最累。最火的是普通生活新角度发现,可我们都是奔着营销去做的,2b。
9、以早中晚亦或是鸡汤和笑话来划分内容一点意义没有。以产品传播诉求为维度划分,关键是了解品牌故事和保证每一个栏目内容的延续性;以粉丝分层划分内容,目的是从内容上把粉丝相对区隔,保证多个圈层的覆盖和引爆。可真实情况是搞十几个栏目,内容是鸡汤笑话和产品介绍,没啥用,分了做毛?
10、在想最开始作工具的技术员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来做这样一件事,除了一些分析工具有存在的必要,那些所谓的批量关注、批量私信、批量管理的工具是不是确实把运营的方式带入了歧途?一个合格的微博运营是不是熟练掌握这种工具的人?我想不是,或许应是一个做事踏实会用文字或图片玩弄感情的人。
每一个客户都要求微博内容栏目,看上去整洁,清晰。从运营角度看每一个内容栏目都是对用户的分解,要保证他们喜欢保证他们需要,所以栏目间区隔显得尤其重要。
11、从碧浪的洗段子开始段子手就被各种营销机构盯上,开始各种所谓的植入式创作。不反对做广告收点钱,这些人为这个平台无私贡献很多东西,但坚决反对刷出来的kpi翻倍的要价,照此下去必重蹈草根营销帐号覆辙。所以盯住,揪住一个就把推广数据、营销机构及品牌方微博数据曝光。那点破事。
12、官微背后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官微就是什么样的感觉,时间长了更是如此。很多情况下是纵使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到那种理想的效果,这些都很正常。小编和企业微博之间应有一种适配性。这个做不好不代表那个做不好,多揣摩自己的调性。段子写的好不一定适合做企业微博,一个道理,别难为自己。
13、什么对于企业微博是必须的?优质产品、个性化服务、娱乐精神。没有优质的产品再牛逼的推手也是徒劳,与其浪费时间跟风不如先把产品做好。所谓个性化服务是社交网络里最容易传播的信息,海底捞千纸鹤至今广为流传。娱乐精神不是搞笑,而是诙谐的语气与智慧的自嘲。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4、每一个运营心里都有一愿望,客户不定微博数量kpi,每天创作几条好的内容就完了,这种情况不是不可以实现,前提是你确实用优质的内容征服了他们。再回头看看自己写的呢?所有的甲乙双方的融洽关系都是建立在乙方服务质量优质的情况之下,否则都是扯淡。自己水平还到不了那样,好好干活吧。
15、每一个客户都要求微博内容栏目,看上去整洁,清晰。从运营角度看每一个内容栏目都是对用户的分解,要保证他们喜欢保证他们需要,所以栏目间区隔显得尤其重要。翻过头看目前多数微博的栏目设置,十几二十个,适用于每一个企业微博,x时光、x趣味分享,这玩意儿有意义吗?好好分起来挺难的。
16、栏目的划分应该基于对于企业延伸概念的了解和对用户分层的清晰认识,做手机微博的做一个手机趣图栏目,华为可以用,小米可以用,山寨手机也可以用。所谓延伸就是卖避孕套的不说xxoo说高尚爱情,所谓用户分层就是你的用户除了喜欢你还喜欢什么,并且他这个爱好在微博上有圈子,好特么抽象。
17、重新整理了关于工具的帖子,引来各路大咖对品牌营销、CRM系统的云云讨论,觉得这好事儿,抛砖引玉。但真想说两句,张口闭口就是品牌、营销的都能吱两声,看合不合时宜,大家基础还没学好,一条微博还没写好,一个合适图还找不到扯营销神马的有意义吗?动手的向来说不过动嘴的,干活去了。
18、重视自家官微运营的公司越来越多,各家把思路不错的运营放在这一位置上,但是依然没有逃脱内容穷的局面,这里拿点那里摸点凑合一天,写个via假装原创,转发个别人微博象被掏了心肝一样。运营混到这份儿上也就如此了,一点思想没有。这种所谓的运营无非是别人借你的手干活,活该那点工资。
19、至今没找到一个通用的活动思路。活动创意要好,规则要简单,奖品要牛逼,这几句没有意义。如果说仅从微博入手最简规则就转发,关注和艾特好友都是附加。现如今好的创意是借鉴另外一种游戏规则来做活动。送什么倒无所谓,关键是个性化、定制化。活动本该是反哺,却成了圈粉手段,挺跑偏的。
20、每一个官微运营都应该有一个渠道表,内容渠道,不是抄内容的渠道,而是获得写文案灵感的渠道);互动渠道,包括大意见领袖、行业意见领袖、圈层意见领袖;推广渠道,从红人帐号到段子手,从媒体帐号到意见领袖;工具渠道,工具很多,用得上的就那几个,用熟练用精即可。积累的过程,试试。
拟人化就是象人一样说话,和朋友聊天你不会和他讲产品多么牛逼,而会说你什么时候用它会产生什么效果。你也不会每天找一段话来给他打招呼,一句嗨宝贝们胜过你找到的所有的鸡汤,回归最自然状态,交朋友,不是加不加蓝V的问题,也不是什么名字的问题。
21、如果你的产品用户不在微博或微信上,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在这些平台布局?如果不需要,那法拉利开微博就为了服务那几个人吗?如果需要,应该找到哪些人?线上目标人群和产品目标用户是不是同一个概念?如果这两个问题答案明确,那机床类的重工企业有没必要开微博和微信?告诉我你答案,谢谢。
22、新上手一个微博必须要了解清楚的事情:之前运营状况的分析报告(内容、用户活性、活跃时间段、用户产生内容情况等)、该微博是品牌微博还是产品微博、所属行业及竞品运营状况、线上目标用户所在圈层、所属行业意见领袖有哪些、上线对微博的认知情况、延展属性可拓展话题,了解这些再下手。
23、所谓一品牌或产品官方微博,其实他就是一小人儿。这个小人儿要在这个平台上不同圈子内找到他潜在的朋友,然后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和他们交流,最终我们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接触,作为一交友平台,不交友就做广告,不靠谱。四十多岁不玩微博的客户上午说的一段话,虽然话挺糙,我却深以为然。
24、微博搜索结果显示有点规律,比如系统抓取时间约为半天到一天;比如结果是否显示取决于内容是否同质化和帐号权重;比如同质化内容抓取概率约为十分之一。有时候会遇到很多无法解释的情况,比如页面显示五十页结果,能看的就那几页;比如你看到的不是你想看的。别过于纠结,规则只有新浪懂。
25、其实很多人已经无数次从无数个角度来诠释了微博应该怎样运营,诸如内容为王、互动为王云云。做时间长了会发现,你做的根本没人看,或者真没人喜欢看。如果冷静下来问问我们自己,到底有没有必要做微博?微博之于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想好久,认为出现在该出现的时间和地方就可以了,没了。
26、拟人化就是象人一样说话,和朋友聊天你不会和他讲产品多么牛逼,而会说你什么时候用它会产生什么效果。你也不会每天找一段话来给他打招呼,一句嗨宝贝们胜过你找到的所有的鸡汤,回归最自然状态,交朋友,不是加不加蓝V的问题,也不是什么名字的问题。这是基础,做不好这些就别扯犊子了。
27、这行业发展两三年,客户转换很快,可能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你很崇拜、他也很牛逼哄哄的人的客户突然跑到你手上,跑一下数据、做一下测试,完全不相信自己眼睛。这个行业看不到希望的原因就在这里。我是无法相信一个很厉害的人做出来一个十万粉丝的帐号阅读量只有一千。这不科学。呵,真相。
28、案例是一个从微博出现之后慢慢被叫烂的词,张口是做过什么,曾经多么牛逼,多么好的效果,又是拿了这鼠标那键盘的,我觉得有头衔固然好,但是靠这些吃的永远都是软饭。其实最具有说服力的不是曾经做过多么完美的案例,而是自己现在在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即使不完美。张嘴永远都输,永远。
29、其实微博内容真需要多少原创么?未必。更多还是通过一段已有文案的加工、修改、融入官微感觉即可。说到底还是寻找合适内容的问题。对大品牌而言,墙内墙外都有大量的素材资源,而对于国产品牌,更多还是要通过对已有内容素材的修改,所以把做内容变成了寻找和修改内容的过程。寻捷径。
30、老大说,界定一个人能力的标准有两个,专业技能和抗压、抗打击能力,五分抗压能力的人干六分压力的事拿不住,八分抗压能力的人干六分压力的事觉得自己不被重视。所谓抗压无非就是能坚持做小事,反复做一件事,一条微博改五遍,一个方案改十遍却依然淡定,绊倒自己的就这些,没大事,共勉。
社交网络所追求的初衷是与消费者建立社交关系,而不是站在品牌的角度去做神似装逼的互动,这个道理都懂,真正做好的没有。因为我们永远不能脱离品牌、产品的概念,纵使创意再漂亮那又如何呢?
31、所有的进步都要不断试错,过程固然煎熬,这都不可怕,不丢失自己主动、独立的思考能力永远是根本。越来越发现坚持反复做一件小事是多么枯燥,可事后感觉却那么让人心花荡漾。我们都是一群写微博的孩子,在别人看来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儿做好的并不多,为什么?我想,人若是人,就不该是机器。
32、用微博做品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本身有品牌,所在行业前五,和其他品牌存在差异化,企业老板懂而且想做、你懂又会做,缺一不可;用微博做产品要满足以下条件:产品质量过关,产品目标人群多为年轻人群,产品本身具有有网性的创意传播点,小而美最佳。呵,其实我们现在大部分都在扯淡好吗?
33、社交网络所追求的初衷是与消费者建立社交关系,而不是站在品牌的角度去做神似装逼的互动,这个道理都懂,真正做好的没有。因为我们永远不能脱离品牌、产品的概念,纵使创意再漂亮那又如何呢?一个在微博上卖老母鸡的,不懂创意,不懂什么是社会化,可能一个月卖出去50只老母鸡,为什么?
34、本来有一条很简单的路让我们直接到达终点,可我们就喜欢把蛋扯大了,把路子绕弯了之后再做。我们都知道要把微博做的像人一样,可每个人做的就是把微博做的像个品牌一样,自从加上v的那一刻,装逼的路就开始了。可真不是V的问题,是人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我们懂的太多,只是傻逼,不是傻瓜。
35、微博上大家所追求的小而美美的不只是产品,还有服务。还是我们都懂,可懂有个屁用。从拿上KPI的那一刻就预示着这事儿没谱了。也就当随大流吧。那种最初、最原始的交朋友的感觉是什么?让你先了解一下我,还是我了解一下你?你会上来就给别人讲你多么牛逼吗?不说了,去看吧。@三年老母鸡
36、因为客户需求不同,所以服务类型绝对不一致,如果啥问题都用日常运营来解决难免显得单薄一点。微博几年,产生了大量和产品和品牌相关的数据,这些问题运营解决不了。当我们这群人陷入到一个天天求加粉丝、高转发的怪圈里面,老板卖出去的也是和内容相关的东西,即使被买单,也意义不大吧。
37、和菜头说,每个微博就像个电台,都有自己特定的频道和受众,今日夜话抓不住老年人,夕阳红也挠不住年轻人。不要怕掉粉丝,不要怕转发低,我们要做的就是始终如一的发出自己该有的声音,你做得若是对的,该留下的总会留下,不该留下的绝对留不下。看准才能看开,剩下的是方法,与诸君共勉。
38、每一个做的有起色的微博都离不开公司对于运营的无条件支持,从能力信任到资源支持,也离不开运营时时刻刻把微博放心中,用热情感化每一个同事。重申一句,微博运营过多或过早的和品牌扯到一块就离死不远了。你若是老板,请多给他一些自由,你若是运营,请多拿出一份儿热情。共创才能共赢。
39、乙方若想把一个企业微博玩好绝对不全是自己的事,所以对于甲方摆正自己位置尤其重要,是参与不全是考核,是协同不全是监督。乙方有专业的知识,缺的是对企业的深刻认知,只有双方一块玩才有戏。要不就是钱来钱往的买卖。甲方要有魄力放权,乙方要有节操。其实目前大多数还是在做交差二字。
40、方案是思路呈现,执行案尤为如此。方案目的有三,捋顺自己思路、告知客户,行动纲领,带着这三个目的去做,偏不了。想写好执行案前提有三,做过执行,执行思路清晰,会表达,缺一不可。其他的就是些基本功夫,多看、多想、多练。自己做出来的一定要代表自己水平,要么好,要么死。
社交网络精髓在社交,形式是先听后说,听的是真实的声音,说的是有趣的东西。所谓有趣可叫做创意。拟人化形象很多人懂,最终做出来的不多,为什么?渠道不发声,本身太在意一个形象过多的影响美誉度的问题注定塑造不成功,所谓创意也白瞎。与其被人忘记不如做下自己。
41、对低级错误的零容忍是我们永远要坚持的底线,今天要,明天要,未来还要。因为我们的专业性以此为根基,层层提升,基础打不好,楼盖的再高都是歪的。何为低级错误?微博常用符号使用不当,错别字连篇,标点符号乱七八糟,做好这些不能保证成功,但做不好绝对失败。犯了不用认错,自觉打脸。
42、这行业为什么看不到未来?因为能指指点点的很多,放下身段去做的太少,看上去指点的挺专业,一戳就虚。因为手上没有做那些事磨出来的茧子,拿起来本该哆嗦却硬充专业。客观的认识自己有多重要,没有前途的人不是现在赚的少,而是不敢正视自己软肋的人。越软别人越戳,不改还戳,戳死为止。
43、某互联网行业八卦媒体爆料微信取消信息推送功能,这事儿听起来有料,仔细一想不太可能。以信息推送的产业模式已经基本成形,虽然张老板不喜欢这种模式,但是主流无法随自己意愿转移。当然我倒是挺赞成取消,对微信的理解很值得推倒从来,微信的模子,微博的玩法该死。腾讯又放一烟雾弹?
44、做运营之所以苦逼是因为自己做出来的的东西永远不是自己最初想的样子却要为效果不好买单,不懂的指挥相对专业的永远是这个行业不变的主题,从开始激情四射的为粉丝想创意变成了为客户"创意"做执行,改来改去热门话题都凉了他们说"发吧"。那个苦逼劲没亲身体会过根本不懂那种无奈。囧!
45、诸如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推广效果的问题一直争的脸红脖子粗。以电影为例,社交媒体可提高话题讨论,可扩大信息知晓度,再经过几个环节可能会影响票房,如果把票房大卖或惨淡归根于社交网络的推广纯属放屁。这玩意儿的作用压根没那么大。不反对发表观点但能不能别装的那么象真理似的行吗?
46、五亿票房的「致青春」是因为社交媒体推广的多好吗?如果同等推广效果是我导演的呢?如果赵薇当年不演小燕子呢?如果影院把这片子放在一个角落呢?如果影院一周就排一期呢?说啊!乐视电影各种明星、草根、公知、牛逼帐号同时转发销量有增加吗?说啊!说风就是雨,有点主观判断力的人好吗?
47、真心觉得这行业没点大事,但却一堆小事把人折磨的想死一百次。说的头头世道的大有人在,但能做出来的少之又少,挺让人悲伤的。本来想抽点时间总结下这大半年以来对于这个行业内的种种看法,一直在想办法从这种略显低效的窘态中走出来,未果。继续保持主动的狼性,态度依旧,继续放低。
48、社交网络精髓在社交,形式是先听后说,听的是真实的声音,说的是有趣的东西。所谓有趣可叫做创意。拟人化形象很多人懂,最终做出来的不多,为什么?渠道不发声,本身太在意一个形象过多的影响美誉度的问题注定塑造不成功,所谓创意也白瞎。与其被人忘记不如做下自己。挺蛋疼的。
49、对于企业微博的认知提升属于对平台属性十分了解和会玩的范畴。企业微博是来玩的,玩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认知,理解,需求。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认知是让别人认识真实的自己,别人看你矮穷龊,你看自己高富帅,玩好才怪。理解是理解对方看自己的眼光和需求,偏了很多。需求就别说了,远着呢。
50、第五十条。两个月,写了写对于微博运营一些事儿的想法,从基础知识的看法到身处大环境的感触,从浮躁、抱怨、扯皮的运营人到说不清楚的甲乙方关系基本上全部涵盖,有时间做个汇总的帖子方便阅读。真心感觉整天抠脑门写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对于写蓝V的原创微博更是如此,很辛苦,不如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vicken.net/2509.html
- 转载请注明: vicken 于 vicken电商运营 发表